快速在线咨询,24小时免费与您一对一交流
小孩抽动症有哪些症状?
来源:广州天使儿童医院
抽动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,它会对孩子的生活、学习和社交产生一定影响。了解抽动症的症状和相关知识,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至关重要,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干预。
抽动症的症状
运动性抽动
1. 简单运动抽动
眨眼:这是常见的抽动症状之一,孩子会频繁地、不由自主地眨眼睛,可能比正常眨眼频率高出很多,而且在紧张、兴奋或疲劳时会更加明显。
皱眉:眉头不自主地皱起,看起来像是在表达不满或担忧,但这种表情是不受孩子控制的。
噘嘴:嘴唇撅起,可能会持续一小段时间,然后恢复正常,过一会儿又再次出现。
耸鼻:鼻子频繁地向上耸动,就像闻到了什么特殊气味一样。
点头:头部会时不时地上下点动,在进行其他活动时也可能出现,比如在看电视、写作业的时候。
摇头:与点头类似,不过是头部左右摆动,有时动作较为轻微,有时则较为明显。
耸肩:双肩不自主地向上耸起,可能是单侧耸肩,也可能是双侧同时耸肩。
2. 复杂运动抽动
眼球转动:眼睛会快速地向不同方向转动,例如向上、向下、向左或向右,这种转动是突然发生的,不是正常的视觉观察动作。
面部抽动:除了简单的面部表情抽动外,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动作,如挤眉弄眼同时进行,或者做出一些奇怪的面部表情,像是扮鬼脸。
踢腿:腿部突然做出踢的动作,可能在坐着、站着或走路时发生,这种踢腿动作可能是轻微的抬腿,也可能是较为用力的踢踹。
甩手:手臂突然向外侧或前方甩动,有时会影响到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,比如在拿东西时突然甩手,导致物品掉落。
弯腰或扭转身体:身体会不自主地弯曲或扭转,姿势看起来比较怪异,可能在正常活动中突然出现这种动作。
发声性抽动
1. 简单发声抽动
清嗓子:经常发出“吭吭”“咳咳”的声音,就像嗓子里有东西一样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清理,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咽喉不适。
吸鼻声:鼻子发出“吸吸”的声音,和正常的吸鼻子动作不同,这种声音比较频繁且不自主。
哼声:从喉咙里发出单调的“嗯”“哼”声,可能持续一段时间,然后停止,过一会儿又重新开始。
2. 复杂发声抽动
秽语:这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发声抽动表现,会突然说出一些污言秽语,这种情况会对孩子的社交和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,而且孩子自己往往也无法控制。
重复言语或模仿言语:重复自己或他人刚刚说过的话,比如听到别人说“你好”,自己也跟着说“你好”,或者反复重复自己之前说过的某个词语或句子。
抽动的特点
1. 不自主性:抽动是孩子无法自主控制的动作或发声,尽管他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自己的行为,但无法阻止其发生。
2. 突发性:抽动症状往往突然出现,没有明显的预兆,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,无论是在安静状态下还是在活动中。
3. 重复性:这些动作和发声会反复出现,而且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,比如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更容易抽动。
4. 波动性:抽动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在不同时间会有所变化,可能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更严重,或者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有不同的表现,比如在压力大、疲劳或生病时,抽动症状可能加重。
抽动症的疾病介绍
病因
1. 遗传因素:研究表明,抽动症具有较高的遗传度,约 50% 70% 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。如果家族中有抽动症患者,那么孩子患抽动症的风险会增加。
2. 神经生物学因素: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失衡,如多巴胺、去甲肾上腺素等,可能与抽动症的发生有关。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运动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,当其功能异常时,可能导致抽动症状的出现。
3. 心理因素:长期的精神紧张、焦虑、压力过大、惊吓等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。例如,孩子在面临学业压力、家庭环境变化(如父母争吵、搬家等)或在学校受到惊吓等情况下,抽动症状可能更明显。
4. 环境因素:不良的生活环境,如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、过度兴奋的环境、铅中毒等,也可能与抽动症的发生有关。此外,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发类似抽动症的症状。
对孩子的影响
1. 学习方面:抽动症状可能会干扰孩子的学习过程。频繁的抽动会使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,比如在上课时因为眨眼、耸肩或发出声音而分心,影响对知识的吸收。而且,一些复杂的抽动动作可能会影响孩子书写、阅读等学习技能的正常发展。
2. 社交方面:抽动症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交中受到困扰。异常的动作和发声可能会引起同伴的好奇、嘲笑或排斥,使孩子感到自卑、孤独,从而影响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,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孩子社交退缩,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。
3. 心理方面:由于抽动症状的存在和周围人的反应,孩子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。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、焦虑或抑郁,这种心理状态又可能进一步加重抽动症状,形成恶性循环。
诊断与治疗
1. 诊断:抽动症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。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症状表现、发病时间、频率、家族病史等,同时观察孩子的抽动情况。还可能会进行一些相关的检查,如脑电图、血液检查等,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,如癫痫、风湿性舞蹈病等。
2. 治疗:
药物治疗:对于症状较严重的孩子,可能会使用药物来控制抽动症状。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(如氟哌啶醇等)、中枢性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(如可乐定等)等。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因为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。
心理治疗:认知行为疗法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。通过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抽动症状,学习应对策略,如放松训练、习惯逆转训练等,来减轻症状。同时,家庭支持和心理辅导对于孩子的康复也非常重要。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、关爱和支持,避免过度责备和压力。
生活调整: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,避免过度兴奋和紧张的活动,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、和谐的生活环境,对于缓解抽动症状也有帮助。
总之,小孩抽动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。家长和老师如果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状,应及时带孩子就医,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,帮助孩子减轻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,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- 上一篇:小朋友多动症怎么治疗
- 下一篇:广州儿童抽动症医院
健康文章
- 【1】抽动症应如何饮食
- 【2】如何支持孩子走出抽动症的困境?
- 【3】广州儿童抽动症门诊
- 【4】广州小儿抽动症专科医院排名一览
- 【5】广州抽动症医院排名
- 【6】广州抽动症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