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在线咨询,24小时免费与您一对一交流
别人家娃猛长,你家娃却 “掉队”?家长别大意
来源:广州天使儿童医院
看着邻居家的孩子一个劲地往上蹿,自家孩子的身高却像被按下了暂停键,始终不见明显变化,这是不少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困扰。当孩子在身高增长上明显 “掉队” 时,家长可不能掉以轻心,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问题,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。
孩子身高 “掉队” 有哪些信号
孩子身高增长是否 “掉队”,不能凭一次测量结果判断,需要长期观察和对比。一般来说,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约 25 厘米,1-3 岁每年增长约 10-12 厘米,3 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应不少于 5-7 厘米。如果孩子在相应年龄段的身高增长持续低于这个范围,就可能存在 “掉队” 的情况。
另外,与同龄孩子的对比也是一个重要参考。如果孩子在班级里总是排在身高队列的后几位,或者与同龄孩子的身高差距越来越大,比如比平均身高低 5 厘米以上,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,及时带孩子进行检查。同时,孩子的生长曲线也是一个直观的判断依据,若生长曲线出现明显下滑趋势,往往提示生长发育存在异常。
孩子身高 “掉队” 可能的原因
孩子身高增长 “掉队”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需要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综合分析。
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身高,父母身高较矮可能会使孩子的身高增长潜力受到限制,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会 “掉队”,后天因素的干预能起到重要作用。
营养是影响孩子身高增长的关键后天因素。如果孩子长期存在挑食、偏食的习惯,导致蛋白质、钙、维生素 D 等营养素摄入不足,会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,使身高增长放缓。比如,蛋白质是构成骨骼和肌肉的重要成分,缺乏蛋白质会导致生长迟缓;钙和维生素 D 则是骨骼钙化必不可少的物质,缺乏会影响骨骼强度和生长速度。
内分泌疾病也是导致孩子身高 “掉队” 的常见原因,如生长激素缺乏症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。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的重要激素,一旦缺乏,会使孩子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;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,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迟缓、智力发育受影响。
此外,慢性疾病(如慢性肾病、哮喘)、睡眠不足、缺乏运动等因素,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。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旺盛,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;适当的运动能刺激骨骼生长,缺乏运动则会使生长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。
孩子身高 “掉队”,家长该如何应对
当发现孩子身高增长 “掉队” 时,家长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,帮助孩子追赶生长。
首先,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评估。通过骨龄检测、生长激素水平测定、甲状腺功能检查等项目,明确孩子身高 “掉队” 的原因。骨龄能反映孩子的实际生长发育水平,比年龄更能准确判断生长潜力;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则有助于排查内分泌方面的问题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为孩子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。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,如牛奶、鸡蛋、瘦肉、鱼虾等;多吃富含钙的食物,如豆制品、绿叶蔬菜等,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 D,促进钙的吸收。纠正孩子挑食、偏食的习惯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也至关重要。尽量让孩子在晚上 9 点前入睡,确保每天有 8-10 小时的睡眠时间,尤其是晚上 10 点到凌晨 2 点这段时间,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,良好的睡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,助力身高增长。
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,选择有助于骨骼生长的运动,如跳绳、打篮球、游泳、摸高跳等。这些运动能刺激骨骼两端的骨骺生长,促进骨骼延长,同时还能增强体质,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。
如果孩子被确诊为疾病因素导致的身高 “掉队”,如生长激素缺乏症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。在合适的时机采用生长激素治疗,能有效帮助孩子追赶身高,减少身高差距带来的影响。
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情况
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,在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。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,可为孩子提供生长发育监测、身高评估、相关疾病检查等服务,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状况。针对身高 “掉队” 的孩子,医院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,包括营养指导、运动建议以及必要的治疗措施等,助力孩子健康成长。
- 上一篇:自闭症的社交训练游戏
- 下一篇:没有了
健康文章
- 【1】别人家娃猛长,你家娃却 “掉队
- 【2】孩子个矮,长得还慢?家长要当心
- 【3】自闭症的社交训练游戏
- 【4】孩子比同龄人矮一头?小心矮小症
- 【5】别再等了!孩子身高落后,要及时
- 【6】别家娃蹭蹭长高,你家娃却矮一个